國慶連續假日,是難得出遊的好機會,可惜陰雨綿綿,外加孩子們將近段考,因此前兩日都只有利用晚上,到住家附近用餐,順便散散步。
但,悶在家裡總不好,還是外出透透氣吧!
無意間看到網路介紹晒柿的美麗圖片,10月剛好是柿子產季,搜尋網路,發現新埔的味衛佳有按摩柿子、製作柿餅的體驗。
覺得這是都市孩子絕對沒有的體驗,就打電話預定了體驗的行程。
(後來才得知製作柿餅需團體才能預定,散客除非跟團體併團,不然是不接受預定的!)
10月11日,連假最後一天,天氣陰霾依舊,甚至飄起了毛毛細雨。途中我們開始擔心:今日會不會晒柿子呢?會不會看不到整片黃橙橙壯闊的景象?
幸好到達新竹時已無雨,而且晒柿依舊。
不過:車~好~多!
網路上說下午團客多,整個人潮擁擠,無法取景。所以我們特意早上七點起床,八點多出發。沒想到九點多到時,幾乎已經快沒停車位了!
(不過中午我們離開時更誇張,不僅停車場無停車位,外面道路兩旁停滿了車,車陣綿延好長好長!想來,還是趁早比較好。)
一進晒柿場,馬上見到三姐肩著柿子,笑容滿面的跟大家合照。
這個晒柿場由大姊、二姊、三姊協助經營,她們各個充滿活力,見到顧客總是滿眼笑意,要求合照也來者不拒,讓人倍感親切!
不過,最讓人讚嘆的,還是眼前那滿庭黃澄的柿子啊!
旁邊有客家傳統斗笠可以讓人戴著拍照,這種體驗真是特別!
我們三個老的都戴著斗笠拍照了,但兩位青少年或許正值青春期的執抝,堅持不戴。
不過兩位孫子跟戴花布斗笠的奶奶一起拍照,奶奶開心極了!
旁邊還有挑兩筐柿子的體驗。
看似容易,但兩筐柿子還真重哪!要是沒人幫忙扶著,怎樣都無法站直身子!
我老當益壯的婆婆此時發揮了她的專長,不僅指導我們如何扛起扁擔,自己更是臉不紅、氣不喘的扛起沉甸甸的竹簍,真是太讓人佩服了!
依照指示到了另一個晒柿場,挑高的晒柿架,鋪滿了黃色果實,空氣中氤氳著收成的甜美!
每個人想盡辦法取景,想獨攬這片收穫,可惜人實在太多了,怎麼避都避不掉!
「人多,才熱鬧哪!」只好這麼安慰著自己。
不過,我們原本預定的柿餅按摩及製作,只接受團體,不接受散客。
二樓有柿染DIY體驗,我們決定讓弟弟自己DIY一個筆袋!
各種體驗的價錢還算合理,工作人員也熱心協助!(筆袋一個八十元)
弟弟很認真的彩繪他的鍬形蟲!
滿片的柿子園結果纍纍,不過多數柿子還是青色,尚未完全轉紅,再晚一點來,或許就能見著纍纍紅果的豐收景象了吧?
後來才知道,原來柿子的種類這麼多。
牆上掛著新竹九降風與柿餅製作之間的關係,趁機跟孩子說明其中的關係,自己也上了珍貴的一課。
到販賣部買了兩盒柿餅,給孩子買了兩隻柿子冰棒之後,原本還想到涼亭人文咖啡坐坐,但一方面孩子喊餓,再者人潮越來越多,想想還是先離開用餐吧!
所謂新埔老街上的老店,大致錯落在中正路與成功街上。
但今日許多賣客家粄條的店面都大排長龍,後來我們決定不排隊,直接到鎮長開的「桂花園」用餐。
這間餐廳是由老宅翻新,加入客家特色的花布,便成了頗具巧思的人文餐館。
趁著未上菜的片刻,遊走宅間,許多歷史歷歷呈現眼前。
(以下地圖都是翻拍自味衛佳農場牆面的介紹。)
這是我在桂花園買的木板明信片,上面刻有新埔的古蹟地圖。
這間是歷史悠久的照相館!
這間是茶室,孩子們問我何為茶室?還花了些唇舌才解釋清楚。
老街上的冰店,一支冰才12元,非常便宜,又具有古早味。
後來,我們趁著人未多之前,就提前離開,結束簡單的半日遊。
台灣有好多好美的人情與歷史,希望自己還能好好規劃,讓孩子在玩耍間多親近我們這塊寶土。
(若想一日遊,可以接著走九芎湖,到農場擂茶吃麻糬),之前玩過的經驗。←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