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所呈現出的刺點,更勝於口號與衝突。正如同「反安保----藝術之戰」,透過反安保為主軸的作品群,娓娓訴說苦難及過往。此時,作品已非懸掛在美術館裡冰冷的展覽品,而有了歷史的血淚與溫度。

整齣電影呈現的作品極多,而泰半的作品,人的形貌已非我們所熟知,那是扭曲在金錢與權力、政治利益之下,具有獸的本質與外型。線條剛硬、畫作冷調,常在明暗的對比中凸顯訴求的主題,緘默卻又鏗鏘地控訴了日本政府對民主的漠視。

劇中時時穿插著一群熱血的藝術家:包括日本知名畫家、攝影師乃至於電影導演的理念,他們用擅長的藝術語言表達抗議及憤懣,讓反安保形成一脈潮流。於是,藝術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高貴殿堂,平民與藝術者正站在天平的兩端,要誓死保護好天平的支點,那個支點就是──「和平」。

於是,在投下原子彈之後,廣島當地居民鮮豔的、時髦的服飾,被當成藝術品錶框展出。用放大鏡細細審視,在華麗之下的幽微處,血跡斑斑、輻射螢光煢煢發亮。
   鏡頭流轉,帶到攝影師拍下一位美軍掀起上衣,露出他肩背上遠在異鄉奶奶圖像的刺青。相片或因曝光,故而呈現兩個面孔,對我而言,卻恰如其分地呈現出這名18歲士兵在青春懵懂與無情殺戮間的茫然。奶奶的圖騰是股親情的牽絆,而他,卻必須殺掉眼前同為血肉之軀、有親人盼望歸來的敵人。

那股親情羈絆與冷血殺戮的對比,成為無形的控訴。

殺戮無情,但有情的藝術,具有輪迴與抗辯的思維。

時空交錯恍置,1960 615日,日本近六百萬名群眾參加的反安保抗議活動!2014330號,台灣數十萬以黑衫為標誌的反服貿抗議者,至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靜坐、遊行。

世界變化的頻率太快、太匆忙,但,無論是日本的反安保藝術之戰抑或台灣的「天光」[1],在諦視所有記錄學運的創作時,我感受到對等的自由、民主、進步的渴望。人民不會緘默,他們只是把生命最糟的時刻,搓成勝利的故事,用更好的自己來還擊。

   現今沖繩的美國村裡,遠颺的白雲與湛藍的大海依舊無私的蘊育著同一塊土地,這裡的靜謐與喧嘩如同時針與分針規律追逐著。但在時間之外,還有更多我們無法理解的衝擊正默默醞釀。岸信介的外孫----安倍晉三,為維持與美方的防衛戰略,去年底以撥款發展沖繩經濟作為交換條件,支持沖繩知事仲景真將美軍基地由宜野灣市的普天間機場遷到名護市邊野古沿海,並已於20148月開始進行探鑽。即便沖繩市民冒險出海圍堵,即便當地人抗議沖繩基地的擴建計畫,但此次的遷移,對安倍政府而言似乎已是勢在必行。

   「是否會有新一波的反安保藝術之戰呢?」我忖度著。

   執政者的決策常常令人扼腕,但是,「生命也許就是如此:有很多的絕望,但也有美的時刻,在這美的時刻中,時間和以前不一樣了。就好像是音符在時間中打開了一個括號,像是延長線,是在此地的外面,在『永不』裡的『永遠』。」[2]

   所有令人絕望的政治都將成為歷史而汰盡,唯有絕美的藝術能優遊在無垠時空中,成為人類音符中的括號,讓普羅大眾的靈魂得到真實的力量,就跟永不停止的呼吸一般。

平民與藝術者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要誓死保護好天平的支點,那個支點就是──「和平」。

這是我在此片中所理解的,藝術的力量。



[1] 《天光-太陽花學運攝影集》太陽花學運攝影集製作團隊編著

[2] 《刺蝟的優雅》Muriel Barbery 商周出版P.367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ith320 的頭像
    faith320

    王子與薔薇

    faith3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